2024年11月29日

先睹为快|城市规划需要考量城市情感问题吗

 城市规划还要从城市居民的要求出发,规划设计者要了解使用者(居民)的意愿、感受、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即应该重视城市社会心理因素。 ——金经昌,1987[1]引言        本文探讨的中心主题是:理性的城市规划是否应该关注城市情感因素?城市规划是一门理性的应用学科,但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城市却充满个人情感和群体情感。情感是人对他人、事物、事件和周围环境的心理反应。它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如快乐、愉悦、惊喜...
研究简报
2024年11月29日
2024年11月20日

期刊精粹|从认识论探讨城市规划的伦理问题【抢先看】

【摘要】本文从认识论的视角探讨我国城市规划,尤其是智慧城市规划实践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城市规划总体上是向善的,但在规划过程中往往要面对“两难选择”问题,规划的实施有可能导致一些个人或人群的利益受损。因此,规划师要遵循某些伦理原则,尽量避免这些个人或人群的利益损失。从认识论的视角看,规划师同感的缺乏、规划知识的局限和规划中容易出现的谬误都有可能导致规划实施对社会局部产生意外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
研究简报
2024年11月20日
2024年04月22日

推荐丨刘威:实现财政与规划协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该文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23年第12期年会学术对话栏目:作者:刘威,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高级政策研究员 财政与规划二者之间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联系紧密。实现二者的协调将极大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财政与规划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释:第一,城市规划不能够脱离城市财力水平,城市财政应当发挥财政约束的作用。城市财力包括当期收入和未来收入。土地出让金也是城市当期收入中的...
研究简报
2024年04月22日
2024年04月15日

推荐丨城市规划师也要善于算经济账

该文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23年第12期年会学术对话栏目:作者:刘志,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面对一个问题:规划师在勾画城市发展愿景时,要不要估算经济成本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规划的实施受到财政的约束。不考量财政约束的规划是缺乏理性的,会给规划的实施和未来城市的发展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但长期以来,包括近二十年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
研究简报
2024年04月15日
2023年10月17日

推介 | 刘志:略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

导语01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随着存量的增大,城市政府每年付出的运营和维护资金也不断攀升,预计在不远的未来会超过每年用于新建基础设施的资金规模。这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IAM)提出了迫切需求,即以经济和财务有效的方式维持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效率、安全性能以及服务年限的可持续性。02IAM的关键要素包括存量资产清查,资产状况、利用和绩效,维护管理,对比目标的绩效完成情况...
研究简报
2023年10月17日
首页上页12345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