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18日,国际土地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Land Conservation Network,ILCN)2024年度大会在加拿大魁北克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构建韧性世界的关系”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建设道义且公平的关系网络,推动可持续的土地保护资金获取及保护地的长期有效管理。
此次大会呼应了202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的“30x30”目标——即到2030年实现全球30%的陆地和30%的海洋有效保护。
大会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57位代表到场参会,另有289名代表通过线上平台参与。大会共有25场平行论坛和2场高级别主旨讨论。通过多元观点的分享和深度互动,参会者们探讨了全球土地保护的前沿话题和实践经验。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中国与亚洲项目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大-林肯中心)主任刘志,国际土地保护联盟亚洲代表、“江河荟浙江翠”寺坞岭自然地负责人刘申敏,以及北大-林肯中心政策研究员刘婧一参加了本次会议。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中国与亚洲项目主任、北大-林肯中心主任刘志发言
保护网络在推动全世界民间土地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信息分享的媒介、帮助保护者们向同伴学习、助力实现长期和大范围保护目标的实现。一场关于“民间土地保护新兴网络”对话由澳大利亚土地保护联盟主席Victoria Marles主持,参加对话的有刘申敏和来自智利的ILCN拉美代表Hernán Mladinic、来自秘鲁亚马逊保护网络的Santiago Ortiz de Zevallos和来自英国的ILCN非洲代表Kiragu Mwangi。刘申敏分享了中国的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和东亚、东南亚社区保护网络的建立及取得的成就。
国际土地保护联盟亚洲代表、“江河荟浙江翠”寺坞岭自然地负责人刘申敏发言
主题为“口袋、头脑、心灵——保护地社区的三大工具”的论坛由西班牙Entretantos基金会的Mireia Llorente主持,嘉宾包括爱尔兰“Burren Programme”项目负责人Brendan Dunford、加拿大Indigenous-led RAD Network创始人之一Darcy Riddell,以及北大-林肯中心政策研究员刘婧一。嘉宾们分享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如何通过政策、法律和金融工具,携手保护地的社区,协力实现保护成果。刘婧一发表了“中国的保护地役权——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专题演讲。该演讲解读了中国当前保护地役权改革的主要模式,并通过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保护地役权合同的设定和实施情况。演讲引起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为国际保护地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
北大-林肯中心政策研究员刘婧一发言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各国保护地政策的创新和实践。参会者们一致认为,只有通过强化伙伴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实现保护地的长期可持续管理。随着大会的圆满闭幕,国际土地保护联盟及其成员将继续协作,推动保护新政策的实施,深化对话,携手实现“30x30”这一共同目标。
会议回放和更多资讯请登录:https://landconservationnetwork.org/#
供稿:刘申敏、刘婧一
审核: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