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丨“空间规划与土地政策”学术交流工作坊举办成功

2021年08月01日
新闻

工作坊简介

         为增进国内青年学者和从业人员对国际空间规划与土地政策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了解,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大-林肯中心)和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联合主办“空间规划与土地政策”学术交流工作坊。本期工作坊自2021年7月26日至31日,为期六天;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考察、八场主题讲座及分组模拟活动;有40名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职能部门的青年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


      2021年7月26日至7月31日,为期六天的“空间规划与土地政策”学术交流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顺利举办。40名学员共同参与了工作坊精心设计的深汕特别合作区考察、八场主题讲座及分组模拟活动。在此简要总结工作坊的主要内容。

图片

仝德副教授讲座。摄影|刘秀英

      7月26日上午,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仝德副教授做了首场讲座,题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思考》,旨在启发学员后续调研思考和分组模拟讨论。仝老师首先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制度出发,提出土地是综合解决一揽子城市化问题的重要抓手;接下来介绍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历程、建设现状、空间规划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需求与高成本土地供给的矛盾等现实困境;然后从土地整理储备、土地流转交易和实施监督管理三大环节,提出土地制度改革中需要对土地征收与转用、留用地的落实与开发等九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最后拓展讨论了土地制度与空间规划、财税制度、新技术等关系。

图片

走访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摄影|李一豪

      7月26日下午至27日,工作坊全体成员实地考察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孙佾局长、合作区规划研究中心侯全主任与工作坊成员亲切交流。合作区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王彦钧向学员们讲解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远景规划,并带领大家实地走访了建设中的小漠国际物流港、小漠湾文创小镇,以及深汕湾科技城。工作坊成员借此了解合作区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布局,认识土地政策改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图片

刘守英教授讲座。摄影|刘申敏

      7月27日上午,工作坊第二场讲座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望鹏大讲堂”开展,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教授,主题是《新型城市化和土地制度改革》。讲座首先介绍了中国“以土地谋发展”的模式并指出这种模式出现了明显的衰竭,继续增加土地供应对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化推进的效应下降。刘守英教授评估了近期出台的规范土地收入、叫停土地抵押、集中供地、土地出让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最后他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诸如改变土地发动机功能,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实行土地结构改革,解决国民经济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坚持市场在土地要素配置中的作用;成立国有土地经营公司,实现对土地增值收益的价值捕获;加大都市圈和城乡融合区的土地改革创新等。

图片

贺灿飞教授在线讲座。截图|宋洋

      7月28日上午,第三场讲座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的《国土空间规划与产业政策》专题线上报告。贺灿飞教授从林毅夫与张维迎的产业政策之辩说起,系统地介绍了产业政策的概念、分类及历史沿革,概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建立的目的,剖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内在逻辑。讲座详细探讨了东部、中部及东北部以及西部地区的产业政策及其地区差异性及有效性,分析现有产业政策如何塑造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下产业政策的配套设计建议。

图片

沈迟教授讲座。摄影|刘申敏

      7月28日下午,第四场讲座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沈迟教授的《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主题报告。沈教授首先回顾了各类规划的“谱系”,从技术路线、基本要求等方面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和目标,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和新时代空间规划的要求和主要任务。进而,他通过介绍城市群发展四要素、都市圈现状和发展路径、五位一体特色小镇、乡村振兴五种模式等,详细阐释了十四五城镇化发展与布局。沈教授认为,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国土空间规划和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已来”。

图片

林家彬研究员讲座。摄影|刘申敏

      7月29日上午,第五场讲座的主题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自然资源管理》,主讲人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巡视员、研究员林家彬老师。他首先介绍了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定义,其中详细讲解了各种自然资源的特征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内容和程序;其次,介绍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的联系,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未来发展趋势、规划中与自然资源相关的重点政策和国家部门为实现规划进行的制度改革;接着林老师阐述了自然资源政策的定义、特征和实现手段并展示了和主体功能区政策相对应的自然资源政策,也展望了未来自然资源的发展趋势;最后,林老师介绍了国家公园体系和自然保护地的相关政策。

图片  

刘志主任讲座。摄影|刘申敏

      7月29日下午,第六场讲座的主题是《土地增值回收》,主讲人是北大-林肯中心主任刘志老师。讲座从土地价值的构成出发,引出土地增值回收的概念,并以19世纪巴黎奥斯曼的城市改造为例介绍了政府如何以土地进行融资对城市进行改造,之后利用土地增值回收偿还贷款;随后,刘志老师利用中国、美国、巴西、印度、日本、荷兰等国家丰富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多种分别基于土地价值、开发商责任和土地产权交易的土地增值回收政策工具,并结合中国的实情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对不同情形下适用的土地增值回收政策工具进行了总结;最后,刘志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土地增值回收的法律框架。

图片

赵鹏军教授讲座。摄影|刘申敏

      7月30日上午,第七场讲座的主题是《智慧城市及其规划》,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赵鹏军教授。赵教授首先在厘清城市复杂性的内涵,回顾当前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解析了智慧城市的概念、特征、优越性及其面临的挑战;随后,赵教授详细阐述了全球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国家战略,并进一步介绍了智慧城市与灾害监测预警、城市计算等内容。赵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之路依旧漫长,未来仍需分阶段持续推进。

图片

刘威政策研究员讲座。摄影|刘秀英

      7月30日下午,第八场讲座的主题是《房地产税国际经验与中国借鉴》,主讲人是北大-林肯中心资深政策研究员刘威老师。讲座从房地产税定义出发,介绍了房地产税的功能和作用、世界各国房地产税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之后,针对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热点问题,刘威老师从国际经验角度总结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教训。本次讲座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客观的了解房地产税的机会。

图片

图片

讲座现场。摄影|金涛

       至此,工作坊完成八场专题讲座,随后进入“情景模拟博弈设计”环节。由实践提炼问题,由问题引入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模拟角色扮演验证解决办法的可操作性——这是本期工作坊所因循的内在逻辑。

图片

王金朔博士主持博弈游戏。摄影|刘威

       王金朔博士介绍了“情景模拟博弈游戏设计”的相关内容,并且详细讲解了以深汕合作区为背景的模拟博弈,具体讲解博弈游戏中⻆色、规则、策略和协商的关键问题,引导学员成立小组、分配角色并协商解决问题。

图片

小组讨论。摄影|李文婧

图片

小组汇报。摄影|金涛

图片

汇报现场。摄影|刘申敏

        7月31日,经过上午半天时间紧张激烈的模拟训练,学员们通过讨论协商积极参与博弈过程,制作成果展示PPT。下午,学员们将讨论结果分组、分角色汇报,赢得阵阵掌声,现场气氛热烈。

图片

孙佾局长点评。  摄影丨金涛

图片

耿继进主任点评。摄影|金涛

       担任点评嘉宾的是深圳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原主任耿继进、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局长孙佾、北大-林肯中心主任刘志和北大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仝德副教授。在嘉宾妙趣横生又颇具启发性的点评之后,会场全体投票决出了获奖团队。嘉宾为获奖团队颁奖。工作坊至此顺利闭幕。

图片

团队第一名。摄影|刘申敏

图片

团队第二名。摄影|刘申敏

相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