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钦:从土地经济的理论出发,城市更新应该更多地引入开发商,而不是仅靠规划。规划有诱导和指引功能,需要通过市场运作,才能让城市更新变得可以持续。
吴缚龙:中国的国情和西方不同,应该具有自己的理论。中国有丰富的城市更新实践,要从实践中产生理论。
刘守英:中国城市的理论创新应该与西方城市不同,中国有四点独特性:第一,政府的增长主义,以及把城市作为一种工具来发展的模式;第二,土地制度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城市更新的公众参与度低;第四,城市化的两条途径——国有土地解决城市建设问题,集体土地解决农村人口问题。中国的独特性需要有新的解释。
黄贤金:中国城市更新理论建设除了考虑自身独特性以外,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的理论,比如包容性的更新。首先是建筑物类型的包容性,其次是空间上的包容性,第三是产权的包容性。
李贵才:第一,新制度经济学不能够解释中国的城市更新,亟需发展一门社会地理学科来解决占有与产权关系的问题。第二,需要建立一个公众认可的空间公平、空间正义和空间安全机制,来保障空间效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