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17丨Joel Kotkin教授谈“全球视角下的人居城市”

2018年06月15日
研讨会

“全球时代的城市价值、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分论坛系列讲稿之十三

Joel Kotkin是美国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校长特聘城市未来研究员,《新地理杂志》(New Geography)执行主编,著有《城市:一部全球历史》(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和《人居城市:部分群体的城市主义》(The Human City: Urbanism for the Rest of Us)。他对城市发展持有独特的观点,对学界提倡的高层住宅、小户型和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方式表示怀疑,认为这是与大多数家庭的需求和愿望不符合。他提出了“城市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这一命题,认为城市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场所。许多家庭对郊区低密度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合理的。郊区化生活符合城市化时代人类繁衍的需要,一个没有父母、孩子、社区的城市是难以持续的。

在北京论坛上,Joel Kotkin教授首先从城市存在的意义谈起,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城市特点和历史发展对比。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城市的出现是因为生活,其存在却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城市应该是安全、神圣并且繁忙的,城市在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同时,也会带来污染。他指出,目前工业化城市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面临着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等问题,许多中产和高收入家庭都会尽量搬迁到远离污染的郊区居住。

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提高城市密度,提供更多的高层公寓楼和办公楼,来解决城市问题。与此相反,有些学者主张人们重返郊区,让郊区也具有城市的功能,这也是美国很多地区正在实践的城市发展思路。Joel Kotkin教授认为,这种郊区化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但是其中的一些原则需要从新考量,未来的城市发展应该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比如英国、美国、德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改革者提出的“下水道社会主义”,从改善下水道这样的基础设施出发,来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还有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一些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公园,不断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还可以通过发展轨道交通,刺激郊区的发展,缓解城市的压力。

Joel Kotkin 教授指出,更大的城市规模和更高的人口密度并不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可行方案。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生活质量或者是城市排名并没有很高,与此相反,一些城市虽然人口规模不大,但是工业依然发达,且生活质量较高。1950~2010年,全球生活在超大城市的人口比例仍然较低,仅维持在10%左右,而选择在超大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居住的人口占比持续上升,由1950年的24%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42%左右。现在,政府开始意识到,通过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发展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越来越多的政府选择了另外一种城市发展或改革的模式,即不再过度追求于城市规模,日益重视城市的人性化发展。

从美国城市发展的状况看,由于城市中心发展太快,城市居住成本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搬向郊区。从2012年到2016年,美国国内前往主要大都市区的人口不断减少,而往二线大都市地区的人口持续增加。美国的调查数据表明,五年之后,50%的居民愿意住在郊区,只有22%的居民愿意住在城市。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郊区和中国、印度的郊区是极为不同的概念,美国的郊区是比较发达的郊区。总体而言,美国的城市发展表明,规模较小的城市发展速度更快。

印度的城市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状况,特大城市(比如孟买与加尔各答)人口增长远低于规模更小的城市。2001~2011年,德里大都市区的人口持续增长,但是中心城区的人口在减少。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城市发展经历了类似的状况。Joel Kotkin 教授提出,如何解决中心城市的拥堵问题,让人们舒适地居住到郊区?如何让城市实现更加人性化的发展?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Joel Kotkin教授还指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生育率下降问题,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生育率越来越低,年轻人数量减少,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亟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日益密集的城市一方面会增加道路污染,对儿童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负向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有数据表明,中心城市的生育率低于郊区,高密度城市的生育率低于低密度城市,有孩子的家庭比例在中心城市远低于郊区。这都说明郊区比城市更加宜居,更是有孩子的家庭居住地的选择。所以,未来城市的发展不应仅仅关注规模,更加需要提升城市质量,朝着人性化方向发展。

(本演讲根据现场记录和PPT整理而成,未经演讲者本人核对)
演讲人:Joel Kotkin 查普曼大学研究员



相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