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出版的“林肯丛书”系列。
近年来中国保护地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不断出台的政策文件显示出保护地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保护地空间管制有助于实现遗产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 同时也带来土地增值分配与减值补偿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书构建了自然保护地融资的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 对完善中国保护地的空间管制制度和指导中国保护地多层级融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自然保护地融资机制》明晰了中国保护地融资的法理基础。近年来中央政策文件中保护地体制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应出台的保证遗产地专项资金投入的一系列政策也逐步开始实施。与保护地专项资金保障实践不断探索相对的是保护地利益还原理论与融资研究的缺失, 即使在保护地空间管制需要补偿的法理方面也含糊其辞。本书通过探讨保护地空间管制与征收征用、 产权限制和公共负担平等的法理关系, 明确了保护地在公法发展权和私法所有权上的双重特别牺牲, 为中国保护地融资寻找到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本书构建了中国保护地融资的理论框架。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学术研究中, 都有大量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学术论述, 尤其是国际上形成了成熟的土地价值捕获 (value capture) 研究体系, 本书将从两个方面拓展该理论体系: 首先, 本书拓宽了价值捕获理论的概念内涵, 一般研究中强调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但忽视了另一面, 即土地减值补偿, 具有双向性的融资概念丰富了价值捕获理论体系;其次,价值捕获理论体系较多关注城市地区, 很少涉及以生态保护为主的保护地, 本书架构的保护地融资理论框架丰富和扩大了价值捕获理论的内涵与适用范围。
基于遗产载体与遗产要素的保护地的概念边界
保护地空间管制过程土地增值分类
保护地融资的理论框架
本书完善了中国保护地体系的资金保障制度。虽然在大部分国家,保护地最大的资金来源是国内政府预算, 但是保护地的资金是否应该全部由国家负担尚值得思考;除国家负担的保护资金外, 还有哪些其他利益主体应该承担保护资金也尚不明确。本书建立的保护地空间管制三层融资体系, 对于建立中国保护地完整、 有效的资金保障制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本书旨在指导中国保护地多层级融资实践。虽然国家层面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健全森林、 草原、 湿地、 荒漠、 海洋、 水流、 耕地等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健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政策, 但整体来看,生态补偿效果并不理想;保护地空间管制导致的土地价值变化也并未能准确识别;保护地内部的土地价值差异导致的收益差异也未能有效解决。因此, 本书提出的融资体系对于中国保护地融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的财政机制在保护地巨大的资金缺口前经常捉襟见肘,维护保护地资金稳定在世界范围内都属难题。《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特别强调“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如何保障保护地持续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中国保护地体系制度建设的首要难题。本书以利益还原理论为基础,辨析中国保护地融资法理基础,构建保护地融资的理论框架,比较不同融资工具在实施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对中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