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林肯中心系列讲座第四十一期顺利举办

2017年06月14日
PLC新闻
On the afternoon of June 13th, 2017, the PKU-Lincoln Center (PLC) hosted its 41st Distinguished Scholar Lecture Ser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Wu Fulong o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also academician of the British Academy, gave lectured for nearly 90 minutes on “Adopting the market for its practical uses while keeping planning as the core: urban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lecture was chaired by Doctor Liu Zhi, Director of the PLC, and attracted nearly 100 faculties and students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campus for participation.

吴缚龙教授谈到西方城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从“城市管理主义”转向“城市企业主义(Urban Entrepreneurialism)”的理论基础,结合对中国一系列“三旧改造”项目、新城新区建设项目、农村开发项目和非正规住房现象的思考,探讨城市治理过程中如何理顺规划和市场力量,从而实现有效的城市治理。

吴缚龙教授提出,理论上企业化的治理模式,即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引入市场工具,能够通过资本循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的效率。但实际上,城市治理过程不仅仅是资本逐利的过程,更多时候还涉及到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多行动主体之间的博弈。无论是“三旧改造”项目,还是新城新区建设项目,其治理形式首先依赖于规划协调所确定的目标。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改造或建设的顺利进行,普遍存在让渡部分利益、权利的情况。甚至在部分情况下,博弈过程还进一步强化了非正式住房的形态。

对此,吴缚龙教授进一步提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治理模式并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城市管理主义、城市企业主义等理论。一方面,中国的城市治理正在积极地引入市场组织、市场化工具参与和推动城市建设与改造项目。另一方面,在这些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又同时存在着诸多超越单纯市场范畴的特征。除了对公共利益的协调之外,规划同时还承担着保障发展、明确战略的功能。由此,中国的城市治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规划为体、市场为用”的模式。

讲座最后,吴缚龙教授与在场师生展开了近30分钟的热烈讨论,话题围绕中国研究应当如何看待西方理论,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城市治理理论与模式,如何理解“规划为体”中的规划,规划与市场如何有效地创造价值分享的机制等。

 

演讲人简介:

吴缚龙是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规划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的城市发展和规划以及中国面临的社会和可持续性挑战。项目获得过ESRC/D-FID、英国科学院、Leverhulme、信托基金、纳菲尔德基金会、英国国际开发协会和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等多家单位的资助。出版专著10本,包括《为增长而规划:中国的城市和区域规划》(2015),11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重要的国际期刊上。

 

供稿人:毛煕彦

相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