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至15日,北京论坛(2024)“大变局下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路径”分论坛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举行。这场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论坛吸引了众多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在此次论坛上,共有25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与规划创新”、“区域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与住房”和“住房制度新模式”五个专题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首先致辞。他向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北京论坛背景以及本次分论坛的主题。
贺灿飞致辞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署长Anacláudia Rossbach女士视频致辞。她鼓励大家思考在塑造城市未来方面所肩负的责任,并祝愿分论坛圆满成功。
Anacláudia Rossbach视频致辞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刘志主任主持主旨演讲。
刘志主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以“存量时代的城市发展策略”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城市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转型,需要重点关注发展的平衡、充分与全面。他强调,从存量出发必须关注发展模式的转变,社会公平必须得到更多关注。他从六个方面对城市发展在存量时代的调整及变化进行分析,如绿色低碳、城乡气候应对等重要领域,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具体建议。最后,他强调制度改革对存量利用和有机更新的重要性。
李晓江发表演讲
中国科学院、香港科学院叶嘉安院士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现状,发表题为“在新科技下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主旨演讲。他介绍了科技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智能技术对城市化发展与规划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在当前智慧城市时代,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对城市规划带来便利,协助完成城市治理与管理。他提出未来城市规划不仅是科技驱动,更是人类价值观的改变。他强调城市规划可以以智能技术为辅助发现未知领域,但更需要从现实出发。
叶嘉安发表演讲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发表题为“智慧城市的生成与构成”的主旨演讲。他首先以国外的罗马和堪培拉以及国内的黄山和鼓浪屿为例为大家解释了城市的生成与构成;随后从构成的角度,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政府应该提供哪些公共平台;他形象地以积木、内部模型和标识三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了智慧城市的生产机制。他建议在城市规划制定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城市“生成”与“构成”的概念。
仇保兴发表演讲
14日上午的第一场专题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由贺灿飞教授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发表演讲。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首席项目官Enrique Silva博士以 “返璞归真:从巴西经验看可持续和公平的城市再开发”为题发表演讲。他结合实际案例,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土地内涵、土地价值以及土地用途与规划。他呼吁地方政府更好地分配和利用其创造的土地价值及收入,去促进可持续城市的发展。他强调财政健康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呼吁通过土地价值的创造、捕获与再利用形成循环,改善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Enrique Silva发表演讲
世界能源研究所(印度)原首席执行官Om Prakash Agarwal博士的演讲题目为“城市交通规划的新模式”。他将城市的交通规划比喻为人类的循环系统,并从六个方面解析其未来发展的新范式,以及驱动范式变化的五个主要因素。他指出,城市的公共交通将从强制性向选择性转变,从独立系统变为连续系统,同时需要互联互通的思维来实施规划,并在规划决策中注重包容性。他总结未来交通出行会作为一种服务而存在,将有更多的共享汽车、电车、互联车辆。
Om Prakash Agarwal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教授以“城乡融合形态与改革”为题进行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城镇化减速阶段城乡范式的变化,以及未来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他强调转向城乡融合思维的重要性,城乡融合和连续体将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形态,而分立的城乡系统则将导致整体系统失衡。他总结当前中国城乡形态面临的若干问题,如人地关系、乡村土地碎片化等,并给出五条建议,呼吁构建中国的城乡连续体形态,实现乡村系统重构与乡村振兴。
刘守英发表演讲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院长的演讲主题是“新时代区域发展新视野—趋势、理论与实践”。他从国际局势、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国家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及挑战。他提出要重点聚焦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以及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发展规模及发展监控等方面。王凯院长强调要对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实施监测,要始终保持动态的认识。
王凯发表演讲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项目总监Urda Eichhorst博士发表题为“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演讲,她强调通过区域的交流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绿色开放空间和建筑的有机结合,塑造更好的微环境。她分享了在城市中管理气候风险的方法,以及为交通脱碳制定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出行规划。她强调具有包容性的城市交通规划,必须要注意性别平等。
Urda Eichhorst发表演讲
14日下午的专题是“空间格局优化与规划创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刘志主任主持“空间格局优化与规划创新”专题,三位专家发表演讲。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C. Cindy Fan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户口是否仍然重要:改革、错配与家庭策略”。她从户口对居民福利、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土地权益四个方面阐述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的不同,并指出,以上两种户口在城市规模间的差异导致城市所需人才和想要移居城市的人之间存在一种错配关系,但随着户口改革政策的推进和农村户口价值感知的上升,家庭看待以及应对户口差异的策略也是时刻发生变化的。
C. Cindy Fan发表演讲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规划学院的吴缚龙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城市发展治理”。吴教授以成都的花园城市规划为例,指出中国的城市治理正从城市管理向城市企业主义转变。又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指出国家创新主义对国家共同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助力作用,以及城市治理在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例如社会不平等、地缘政治紧张等问题。
吴缚龙发表演讲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筑学院的张明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数智赋能规划的渐进创新应用—三个示例及思考”。张教授分别以“云计算和众包技术下神农架林区多规合一平台建设”、“遗传算法在土地使用优化中的应用”以及“GPT-4.0和主题建模助力规划信息获取”三个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在缩小区域差距、促进规划教育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他指出,人工智能、AI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人工智能的陷阱。
张明发表演讲
张明教授主持“区域高质量发展”专题,四位专家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国平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首都高质量发展”。李教授分别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发展的新要求、北京发展近况及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北京高质量发展举措三个方面展开。他指出,解决北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大城市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市未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他强调发展效率质量、生态环境、社会公平和以人为中心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
李国平发表演讲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雯教授的演讲题目是“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发展格局演化与优化提升路径”。陈教授指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过度产业分工、整体公共服务设施在大城市的过度集中等问题,可能会强化空间集聚的极化现象。她们团队将从主题功能区引导城市发展格局优化、县域精明产业分工、大数据识别城市格局变化以及城市更新效益分析等方向继续深耕。未来需要在把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城市发展转向等大背景下,来更好地构思城市发展新思想、新空间。
陈雯发表演讲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何深静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流动性的基础设施:透过住房、教育、医疗的交叉领域实现基础设施修复”。何教授就基础设施及其担负的流动性的概念内涵为大家做了解读。她从批判性研究、技术细节和基础设施产生影响的背后机制三个维度深入解析了基础设施流动性是如何助力解决大湾区区域发展问题的。关于基础设施的修复,她认为在需要关注到基础设施的流动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不同基础设施领域的交织点。
何深静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杨家文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市典型服务供给问 题”。杨教授分别以广东省和深圳市为例,介绍了地方政府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做法,同时指出,在地方财政下行的情形下,现今基本公共服务底线均等化也逐渐愈发困难。他提出在新增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民生需求上,怎么样去寻找支撑性的社会资源,是更需要努力探索的新的挑战。
杨家文发表演讲
15日上午的专题是“城市更新与住房”和“住房制度新模式”。
杨家文教授主持了“城市更新与住房”专题,五位专家发表演讲。
以色列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系Rachelle Alterman教授发表题为“高层建筑与城市近视症”的演讲。她分享世界不同国家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带来的空间、管理、维护、外部性以及相关立法问题。她指出高层建筑在节约土地等方面的优势可能带来一种城市近视症,忽视了高层建筑的建设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后期的维护更新成本更高。高层建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房子,更像个机器,整个系统和机制非常地复杂,后续的隐患需要用我们的智慧来找到对症之治。
Rachelle Alterman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聚焦超大城市治理,发表题为“中国超大城市新二元结构治理与新市民住房供给模式选择”的演讲。叶裕民教授从刘易斯二元结构视角剖析中国超大城市新二元结构。新市民住房与城中村治理是中国超大城市治理中相伴相生的两大难题,建议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破除新二元结构的困境与创新,提出在超大城市实行五位一体可支付健康住房供给机制的包容性住房规划,为青新市民住房供给提供思路。
叶裕民发表演讲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田莉教授发表题为“‘政府—市场—社会’关系重塑下的中国特大城市更新战略转型”的演讲。她首先梳理了“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演进的理论脉络,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的战略转型与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城市更新中的“政府—市场”主导模式的挑战。最后,分享了社会力量赋能城市更新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指出我国正面临着政府和市场双重困境,提出思考如何寻求社会力量赋能我国城市更新的建议。
田莉发表演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展与治理学科部主任陶然教授发表题为“中国现有城市更新模式的困局与出路”演讲。他阐述了中国城市更新的基本逻辑与面临的问题,并以珠三角城中村三旧改造进行实例分析。他设计了一个可以在大陆和全世界适用的拆迁机制来解决拆迁更新难题,即“两个竞争”加“一个腾挪”突破旧村居更新博弈困局。并提出解救中国房地产困境的四个措施:一是货币化棚改;二是以市场化方式大规模增加租赁住房供应;三是空心宅基地和乡镇企业废弃地复垦将建设用地指标挪到城乡结合部;四是允许一线城市开发生态红线内的山下缓坡地。
陶然发表演讲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地理学系林初昇教授发表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双城记’的兴起路径:扩展的城市化、集约式更新和区域创新”的演讲。他首先对比分析了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上其他湾区的发展情况,并对大湾区发展的阶段路径进行剖析。他指出大湾区发展进入新阶段,更关注的是科学创新领域的发展。大部分全球创新中心都是在湾区的大城市,创新者希望离政治中心越远越好,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出路。
林初昇发表演讲
刘志主任主持“住房制度新模式”专题,四位专家发表演讲。
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王亚平教授的题目是“住房、房地产税与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王亚平教授分析了快速城市化住房发展的特征以及其主要依赖的城市增长点与买点。他分享了国外的房地产政策和税收相关经验,提出尽管现阶段可能有点不合时宜,但在我国逐步引入房地产保有税可能带来良好的效果,甚至城乡关系也会逐渐理顺。中国不可能永远靠土地财政来支撑地方政府的发展,应让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到房地产保有税制度改革中来。
王亚平发表演讲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易成栋教授发表题为“可持续的中国城镇住房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考”的演讲。易成栋教授分析了中国住房住房体系的演变、住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住房体系内部的租购关系以及市场和保障的关系问题,并介绍其对住房体系发展目标和路径的研究以及对可持续的住房体系的顶层设计的思考,提出平衡消费和投资的住房制度、加强联通住房租购市场等建议。
易成栋发表演讲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志锋教授分享其公共不动产研究成果,发表题为“消费型公共不动产空间溢出效应的资本化研究”的演讲。王志锋教授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后期存量发展阶段公共不动产对经济福祉的作用,阐述了公共不动产的内涵与分类。以北京为例,研究城市公共不动产的溢出资本化效应,发现消费型公共不动产与居民满意度幸福感相关联,有很强的信息共享、匹配学习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作用。
王志锋发表演讲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暨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教授发表题为“香港:再国际化发展前瞻”的演讲。王缉宪教授回顾了香港的经济和贸易发展历程,指出香港已经从“超级联系人”转变为“国际服务商”的角色。提出了香港再国际化前瞻的三个可能方向:一是全球供应链的宿主;二是东西荟萃的文化与展览中心;三是金砖国家或RCEP的区块链多种货币交易中心,并分析了让香港再国际化或者更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王缉宪发表演讲
刘志主任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本次论坛的举行,为业内学者们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也推动了可持续城市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及空间优化和住房制度等重要议题的探讨。
会议现场
说明|本文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供稿|李云鹤、张玉臻、刘秀英
整合|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