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易成栋
一、2009年从美国访学回来的青椒成为北大林肯中心的学员和研究员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0月9日,我知道这个倡导土地涨价归公的研究机构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是在2008年,而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受学校资助去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做访问学者。2009年回国,合作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黄友琴副教授去北大林肯中心做访问学者,我就去中心参加了几次会议,并且有幸成为北大林肯中心2009夏季的培训学员,还得到了中心研究项目的支持研究中国的第二住宅(Second Home),成为中心的兼职研究员。这个研究问题当时有很大的争议,既有北大厉以宁教授主张的“小康要有两套房”,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百分之十几的家庭有多套房,又有一些官员和学者认为第二住宅不适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当前大部分住房短缺的情况下有些超前消费,不宜提倡。中心主任满燕云教授觉得这个选题很有意义,支持我们在北京开展了实地调研,发现第二住宅既有居住用途,例如便利上班、休闲度假、安置老人和子女等动机,也有投资动机,例如购买出租和购买转卖等动机,还有制度障碍和市场摩擦造成的,前者例如部分产权住房不让出售,后者例如买了新房但旧房一时没有卖出去。这些现象和成因和西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些独特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如户口、单位、房改造成的部分产权住房等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影响证据的政策建议。当时作为青椒的我,这个支持让我们完成了一系列调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系列论文,给我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2016年在北大林肯中心支持下访问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
从2009年以后,我积极参与了北大林肯中心的一些活动,对中心了解的更多。在当系主任承办了中国房地产学术研讨会暨高等院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2011年年会之后,身心疲惫,申请了学术休假,到中心访问了半年,见识了中心的运作,感受到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和参加了大量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2015年我参与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部主任刘克崮先生和林肯中心主任刘志研究员主持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课题研究报告,为中央政府的住房政策决策提供了支持。2016年我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下再次访美。刘志主任立项支持我研究保障房配建政策(Inclusive Housing)和推荐我到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访问。这个政策是美国最先提出的,美国国内有相互对立的两派意见,而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实施了该政策,也出现了例如隔离墙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我到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访问的期间,得到了 George McCarthy,Andrew Reschovsky ,Joan Youngman等同仁的帮助,他们带我去Lincoln House附近吃牛排、披萨等特色食物, 给我讲解美国的文化。让我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我还参加了林肯研究院的一些学术研讨活动,探讨了美国、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房地产政策。当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些研究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培训。我和其中的一位所长一起去访问林肯院长McCarthy请教林肯的智库经验。他告诉我们林肯一是做研究,自己有研究团队,并且发布课题支持全球的优秀研究人员来创造新的知识;二是做培训,培训政府官员、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加强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三是支持律师等政治活动人士,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政策议案,影响公共政策;四是支持记者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公众喜闻乐道的新闻报道,影响公共舆论和提升公众的认知;五是支持一些具体的行动项目,例如创新性的解决可支付性住房的行动团体去身体力行的实践,并总结和推广。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因为中国很多智库满足于做研究发论文和获取领导批示,而林肯的思路宽广了很多。有趣的是,当时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公平的城市和区域发展部门(Equitable Development / Just Cities and Regions)主任Dong Chen来林肯访问,刚看到这个名字我有点恍惚,还以为搞错了,结果是Dong Chen遇上了Chengdong Yi。我在做研究过程中,McCarthy介绍我认识了这个领域的一些优秀研究者,提供了一些研究资料,但是希望我有自己的发现,不用拘泥于前人的观点。而我在调研时候发现美国很多配建项目是开放的,而中国的项目是门禁社区,这样在美国的社区资源共享在中国变成了隔离墙内的独享资源,产生了新的略有不同的问题。
三、2022年参加中心在深圳的活动和在天津体验流浪地球
2022年8月份参加中心在北大深圳研究院的城市更新培训班,我到会比较晚,认真听了中心刘志主任的国际经验介绍,领会到城市更新的国际多样性。而在学员作品的点评环节,仝德老师揭示的城市更新的高额利润和各种手段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刘志主任带我参观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校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为我讲解广东的语言文化和习俗,粤语读唐诗“黄河入海流”确实很押韵。因为当时还在疫情阶段,刘志老师说有可能会受到突发的疫情影响,可能会后回不了北京,我说我带了电脑,可以继续工作和度假。结果8月15日,因为所在区域出了疫情,健康宝弹窗回不了北京,我和中心的刘威、李文靖老师飞到了天津,在天津呆了一周才回到北京。以往来这个北京的隔壁,总是走马观花,这次来了一个深度游和慢游,漫游了五大道、意大利风情街、海河河畔,还看了天津的相亲角,近距离观察民间百态。在这一周流浪的途中,完成了一些研究任务,在慢生活中思考人生,倒也别有一番乐趣。
总之,中心的十五年,我有幸相识和相知,见证了中心的发展历程,从初创的青葱岁月到硕果累累的秋季,为我国培训了大量的政府官员、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为很多国家部委提供了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我从培训、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受益良多,结识了很多国内外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朋友,从一个为职称拼搏的青椒到小有所成的教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中心理念的影响,从做研究的自娱自乐到自觉地服务社会。衷心希望中心发展越来越好,各位同仁健康工作一万年,公益事业结出硕果万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