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林肯中心,我心中永远的家

2023年02月10日
新闻

作者丨陈天鸣

2010年底,我还在美国纽黑文,硕士毕业,做了一年助研,处于人生的迷茫期,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或者说,我想干的太多了(不聚焦,是我人生最大的bug),读博?申请法学院JD?抑或工作?此时,亦师亦友的童昕老师联系我,说北大城环学院新成立了一个北大-林肯中心,推荐我去试试,于是,2011年初,我就很顺利地飞回了北大,进入了中心。

中心不大,但很温馨,当时的中心主任是满燕云老师,温柔且坚定,同事们的年龄也都相仿,热情且活泼,让我这个社恐很快地融入了其中,但依旧没有打消我对未来的摇摆和迷茫,而那时的我,已经在传统的定义中算是“老大不小”的年纪了。满老师在工作上,给予我充分探索的自由,同时,她也能观察到我的“不踏实”。有一次,在她的办公室,她就像一位和蔼的母亲跟我说,人生每个阶段有它不同的使命,我彼时最重要的事情是start a family。她语重心长的话入了我的心,我打开了屏障,愿意尝试着去寻找另一半。这一步,在我人生中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很快,在2012年,我在中心完成了我人生中的两件大事,结婚和生子。当时中心一共出生了三个小宝宝,把满老师开心坏了,说自己当外婆了!在工作中,她很能体恤新手妈妈的难处,给予了我们很多照顾,让我们平稳地度过了最为手忙脚乱的时光。

后来,满老师回美国了,刘志老师来到了中心,他的风趣、睿智和处事不惊,让他很快成为中心每个人的偶像。他对年轻人总是会给予极大的鼓励和充分的锻炼机会。例如,我尽管有留学的背景,但我对自己的口语不是那么自信,但刘老师就会“赶鸭子上架”,锻炼我,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让我去做口译,一到我卡壳的时候,他就笑盈盈、不紧不慢地来援助,每次结束,哪怕我自我感觉再糟糕,他给予我的都是正面反馈,让我的不自信消除了很多。

再后来,中心圆了我的博士梦,但这个过程,我自己做得很不好,甚至想过当逃兵,然而期间,刘老师给予我不少鼓励和帮助。最后,尽管我博士按时毕业了,但说实话,我有种“灰头土脸”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来自于冷嘲热讽,因为我早就“免疫”了,而是来自于自我否定,我觉得我做得很不好。也许刘老师也感受到了我的低落,答辩完,要离开北京回南京前,刘老师在办公室跟我说,他当年哈佛博士毕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看自己的博士论文,因为觉得自己的论文做得不够好。但是,若干年以后,他收拾屋子,无意中再翻开自己的论文,嘿,觉得自己的论文没自己想像得那么差啊!我当时眼泪不停打转,刘老师的话让我似乎从答辩的阴霾中看到了一丝暖暖的阳光。

在中心,我也收获了挚友,给予了我无价的帮助和鼓励,这份友情,没有因为距离的相隔而减弱!

博士毕业后,我尽管离开了中心,但来自中心、来自刘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一直在,北大-林肯中心是我心中永远的家。我是幸运的!


相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