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22|“高质量发展、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04日
新闻
2022年12月3日上午,北京论坛(2022)分论坛——“高质量发展、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在线上顺利举办。论坛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和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属于北大-林肯中心成立十五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论坛邀请国内外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交流分享,吸引了城市科学、土地政策与空间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学者共计百余人参会。


分论坛由北大-林肯中心刘志主任主持,他阐述了本次论坛主题的意义,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分享表示诚挚的期待。五位专家学者从政府管理、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国土空间规划和数据库创新等角度出发,对碳中和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主题分享。
首位发言专家是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Roy Bahl教授,分享了“省级和地方政府在中国减碳政策中的作用”研究。他提出了两个主要研究问题:省级和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中国减碳政策的成功是否取决于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他总结了中国减碳政策的目标远大、政策杠杆和高实施成本的特征,认为减碳的高成本特点会导致政府支出较大,扩大区域经济差异。他举例说明了地方政府在减碳政策中的作用,如开展一系列适应性项目、改变交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减碳,但也有可能由于地方官员追求短期经济目标或减碳预算不足等加剧地方碳排放强度。他提出,在上述减碳政策特征影响下,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减碳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可以通过改革促进政府间财政转移和增加地方税收。
图片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Roy Bahl教授作报告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研究主任Darla K Munroe教授介绍了她关于“可持续的土地制度”的研究。她阐述了关于全球土地系统可持续性的十个事实,及其为可持续性带来的挑战和影响,指出从系统的视角使用、管理以及与土地交互是解决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她总结了土地系统变化的中观理论,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土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土地如何以新的复杂的方式纳入资金流动。指出需系统性地考虑不同尺度下异质行动者的互动,及其受到的不同影响,将公平公正纳入考量,才能实现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研究主任Darla K Munroe教授作报告
韩国亚洲大学校长Keechoo Choi 分享了关于韩国“GTX(首都圈广域急行铁道):高质量交通与碳中和”研究报告。GTX是以大幅缩小卫星城与主城区通勤时间为目标的准高速通勤铁路。随着大都市圈人口的集聚,交通拥堵成本上升,广域交通的重要性得到增强。报告关注了如何提升公共交通的使用,并主要从速度、能源和可连接性三个角度来介绍广域交通的提升措施,以此来推动面向城市交通的碳中和。主要内容包括:通过GTX缩短通勤时间;使用电动车来优化能源使用;借鉴香港地铁快速换乘经验,抓住水平换乘和同时性两个特征,实现有效中转;此外,还需要推动使用新的技术,如自动驾驶和数字物流等。然后他介绍了巴黎左岸PPP项目的成熟经验。最后,他提出了从流动性革命构建高度关联空间,将场所营造、TOD、社会融合纳入讨论范畴的分析框架。
图片
韩国亚洲大学校长Keechoo Choi作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主席李晓江做了题为《高质量发展: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报告,分享了关于中国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基本出发点是生态文明和空间治理现代化,引导新时代的“一优三高”即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与高水平治理。报告从社会变迁与人口城镇化特征、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化和未来增长、碳中和目标与城乡生活需求增长的矛盾、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四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既体现了发展逻辑的转变,也对更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要求;而居民生活减碳路径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则分别从居民和城市层面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难点与方向。
图片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主席李晓江作报告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特聘教授关大博教授介绍了其所在课题组建设的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这是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比较、可验证、全透明、全免费、聚焦全球发展中经济体的碳核算数据库。构建“自顶向下”降尺度清单与“自底向上”排放点源大数据相验证耦合的碳排放清单大数据核算方法体系,通过将自顶向下的国家统计及宏观层面数据与自底向上的微观层面点源级和实测数据有机衔接,实现国家、区域、城市层面,多尺度统一、全口径、可验证的高空间精度、分社会经济部门、分能源品种品质的精细化碳排放核算。典型数据例如中国长时间序列碳排放数据集,细分17种化石燃料、47个行业部门、10余种工业产品过程排放数据集;新兴经济体碳排放-社会经济耦合数据模式,构建全球所有245个国家/地区,135个行业部门,连续时间序列的全球社会经济贸易模型。随后关教授展示了基于相关数据完成的全球新兴经济体、全球中小型发展中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年度报告,并介绍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内涵及路径。


图片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特聘教授关大博教授作报告

文字及图片丨任卓然、贺舒琪、罗业典、万山铨、齐放供稿;张一帆、方嘉雯整合

相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