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丨探讨不增加政府负债的“钱从哪里来”方案

2019年07月15日
新闻

7月14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9“城市财政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研讨沙龙在杭州举行。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相关部门的管理者代表,北大-林肯中心、杭州城研中心部分研究人员,以及2019年度“城市财政”暑期工作坊部分学员共50余人参会。

杭州城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和北大-林肯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刘志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undefined

江山舞致辞

undefined

刘志致辞

   

会议邀请杭州市财政局绩效评价处副处长吕天佑,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授级高工汤海孺,杭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钮健,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城市建设处处长、教授级高工柴贤龙,浙江省财政厅干教中心主任余丽生先后作主题发言,并参与圆桌讨论。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作《坚持“XOD+PPP+EPC”推动城市财政可持续发展》书面交流。


王国平在报告中提出,在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进程中,“钱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人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这“四大难题”是不容回避的。其中,“钱从哪里来”问题又是“四大难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要解决“钱从哪里来”难题,核心环节在于深入研究土地。土地问题既是中国革命时期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国建设时期的最大问题。


王国平强调,做好城市土地工作,理念上一要坚持“政府做地、企业做房”理念,二要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理念,三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四要坚持大项目带动土地开发的理念,五要坚持“无形资产经营”与“有形资产经营”并重的理念;举措上关键要做到“四改联动”,即农地征用制度、土地储备制度、土地招拍挂制度和土地出让金使用制度的改革联动,做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优地优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的叠加和统一。


王国平认为,只有坚持“XOD+PPP+EPC”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进行一体化开发和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关系,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带动土地的增值,进而通过土地的增值反哺城市的发展,才能切实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主题发言阶段由杭州城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主持。


杭州市财政局绩效评价处副处长吕天佑作“城市财政绩效评价的杭州经验”的主题发言,他介绍,杭州市从2007年就开始对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研究和运作,到2013年,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展。2018年,浙江省财政厅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财政管理绩效考评工作,杭州市财政局积极发挥绩效考评目标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八个推进”为切入点,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追溯的闭环评价体系。同时,为了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通过面向全国招标,开展市场化的竞争,委托第三方机构在遵循“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守秘密”的原则下参与绩效评价工作。

吕天佑作主题发言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汤海孺作“多规合一对城市财政的影响”主题发言,对城市规划和城市财政的关系做了分析和梳理。他认为我国城镇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通过土地出让金的提升带动城市发展。杭州在城市化投入建设阶段已经形成多类型的土地开发商业模式。第二阶段是对存量用地的运营和维护,并以TOD模式对土地进行有效配置,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增量土地有限,存量土地价值还需进一步深挖,因此我国城镇化应积极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由大量建设投入转向运营维护为主。在用地开发上,更要关注人流组织,流量变现;更要关注用地使用,增量增效,存量挖潜。学习新加坡的“白地”政策,以税收为手段,增强应对市场的灵活性。

汤海孺作主题发言

杭州市经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钮健作“产业发展对城市财政的支撑”主题发言,以具体城市为比对,分析了产业发展对城市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他从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重点对深圳和杭州,以及杭州余杭区和萧山区的财政可持续增长作了对比。钮健认为,深圳在15个副省级城市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深圳的金融产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的税收比例较高。而余杭区在税收方面超越萧山区的关键在于,虽然规模以上工业总额萧山比余杭高,但是规模以上工业占税收的比重余杭比萧山高,反映了余杭区的工业实力较强,而萧山区对于工业更为依赖。萧山区工业传统程度较强、转型比率低、结构需进一步合理化。因此,杭州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钮健作主题发言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城市建设处处长柴贤龙作“投融资改革新政”主题发言。他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提出政府投资管理新生态的“2+2+4” 模式,即2种投资方式(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2类资金来源(政府投资资金来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4类投资项目(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他认为未来政府投资应当是投资、管理、融资三位一体的集成革新,并提出了投融资改革产品新政的六大场景:四大建设投资热力图谱场景,政府债约束性投资生成场景,最多跑一次投资管理场景,所有制多样化投资活力场景,全程监管倒逼投资有效场景,全程技术支撑投资服务场景。

柴贤龙作主题发言

浙江省财政厅干教中心主任余丽生分享了“城市财政的浙江经验”。他认为浙江省财政总量大、结构优化、区域发展均衡,与其他省市相比,浙江省财政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浙江“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有利于共同做大城市财政蛋糕;二是通过区划的行政区划的调整,处理好“省管县”跟“市管县”的财政关系;三是土地财政对促进城市发展作用明显。他总结了浙江城市财政发展的几点经验:一是非常重视财源建设,二是重视财政体制、机制的调控作用,三是重视财政风险防范,重视地方债务的预警。

余丽生作主题发言

圆桌讨论环节由北大-林肯中心主任刘志主持。“城市财政”暑期工作坊学员与专家积极互动,共同探讨既不增加政府负债又能解决“钱从哪里来”的城市财政可持续方案。学员发言踊跃,现场讨论热烈,针对学员提出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拆迁补偿、城市财政如何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行政区划调整与财政关系变化、TOD发展模式下土地出让金收益如何分配、财政预算和债券发行、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财政支持和绩效评估等问题,与会专家逐一进行了解答,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本次研讨会既是对7月8日-13日举办的“城市财政”暑期工作坊成果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也是杭州城研中心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研讨沙龙的常规活动。2019年度“城市财政”暑期工作坊由北大-林肯中心和杭州城研中心共同主办,邀请了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芝加哥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北大-林肯中心等专家学者,分享了世界城市财政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示范模式,解析了通过土地出让金支持城市开发建设的国内外案例。本次研讨会邀请浙江省和杭州市相关部门管理者与会,分享实践层面的城市规划与财政管理经验,旨在对城市财政国际化经验进行更多的本土化对接与解读,对于总结城市发展经验、探讨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稿:毛春红、廖文睿

审核、修改:李明超


相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