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James Levitt,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土地与水资源保护项目主任
嘉宾
靳彤,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
杨方义,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保护联盟主任
彭奎,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经理
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已成为中国土地保护的新兴力量。随着中国作为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主办国,民间力量开展的土地保护对实现全球土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本次ILCN网络讲座的嘉宾主要介绍了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现状、相关案例研究,并分享了筹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进展和挑战。
本次网络讲座于2021年1月27日举行。来自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的靳彤博士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产生的背景、现状和趋势。
国务院于2019年提出到2035年自然保护地要占陆域国土面积18%以上。但在空间代表性和管理有效性上,现状和目标仍存在很大差距。在过去几十年里,民间公益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力量迅速增长,逐渐可以填补现有土地保护系统在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方面的需要。
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传统文化由当地社区自发保护土地的风水林、神山圣湖等民间保护形式,而由个人、民间机构等主体参与的民间土地保护则随着经济发展兴起于19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中央政府采取了集体林权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一系列新政策,逐步放开了林地的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使个人和非营利公益组织可以通过获得土地管理权进而保护土地,为民间土地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
经过环境保护从业者们多年的工作与协调,中国第一个社会公益保护地于2011年在四川省平武县老河沟林场建立,保护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这次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多民间保护地随之建立起来。
2017年,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项目和桃花源基金会等23个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在北京发起了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CCLCA,www.civilpa.org.cn),旨在通过民间力量于2030年保护中国国土面积的1% 。同时联盟也在建立平台供成员们分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制定保护标准并争取获得政策支持和激励。截止2020年底,有51个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获得联盟认证,覆盖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1%。其中2/3为社区保护地,另外8个为非营利组织管理,还有9个是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或社区委员会共同管理。这些保护地都展开了定期巡护和协助执法等保护工作。目前,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的资金来源仍以公益捐赠为主,阿里巴巴的蚂蚁森林为其中不少公益保护地提供了资金支持,并通过蚂蚁森林保护地的平台发挥公众连接和互动功能。
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土地管理授权协议的稳定性、保护地的正式法律认可、资金可持续性、管理人员专业性和公众参与激励等问题。但是,正在进行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政策文件强调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并呼吁保护地的多元化治理。中国的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快更好地进行转型变革,以助力更有雄心的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接下来,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保护联盟主任杨方义介绍了中国社会自然保护地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四川省平武县的老河沟自然保护区,面积11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公益保护地,也是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老河沟过去是一个国有林场。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叫停了区内所有的采伐经营活动,当地居民需要重新考虑保护和发展的问题。2011年9月,多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发起成立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现为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简称“基金会”)持续为保护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基金会于2012年与平武县政府签订了50年委托管理协议,获得老河沟的保护管理权;2013年,老河沟获批成立县级保护区;2014年,成立了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作为在地管理机构,推动实现保护地的本地化长期管理。中心招募了当地林产公司职工和周边社区居民作为巡护员并为他们提供培训。老河沟的主要资金支持来自于基金会,同时还开发了生态产品和其他生态服务。如今桃花源基金会已经管理老河沟近十年,有14只大熊猫栖息在这里。随着国家公园试点在四川建立,老河沟也被划入国家公园边界里,保护中心会在国家公园里继续发挥保护作用。
第二个案例是同样位于平武县的关坝社区保护地,该保护地主要为当地社区管理并受到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关坝保护地是第一个上线蚂蚁森林的公益保护地。2018年5月15日,“关坝自然保护地”在支付宝蚂蚁森林上线,一天后,有超过140万的网友参与认领,两天内有超过330万平方米保护地被“护”走,之后数字不断被刷新。关坝的巡护员大多为当地村民,有些村民之前靠打猎为生,或者去城市打工,随着土地被保护,当地村民也有了新的就业机会。
最后,来自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的彭奎博士分享了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筹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进展和挑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将于今年在昆明举办,将谈判通过“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为下一个十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及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景的实现提供行动指导。
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讨论文件呼吁,各缔约方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将基于自愿基础,根据国情酌情以单独或集体的方式制定对生物多样性的承诺。这些承诺将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有助于实现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并作为对“从沙姆沙伊赫到昆明——自然与人类行动议程”的贡献。中国和世界的非国家主体自主贡献承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平台收到了144份自主贡献承诺,希望之后能收到更多。
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的社会公益力量正在逐渐壮大。国内目前有8000多家非营利组织,其中2000多个专注于环境教育方面。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评估的公益保护地已超过1万平方公里。有超过2.8亿人在线上参与了蚂蚁森林8个公益保护地项目。同时社会投入环保事业的捐赠额超过8.57亿美金。
在中国生态环境部的批复下,桃花源、GEI等八家机构于2019年成立了“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中国GEI等社会组织与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AWF)等非洲机构以及东南亚国家公益组织还共同发起了中非民间生物多样性对话平台、东亚-东南亚社区保护网络等伙伴关系网络,旨在通过国内外的系列活动,支持COP15在中国的举办,推动国际非营利组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民间交流和对话,共同推进2020后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谈判。在COP15期间,中国社会组织将举办三个分论坛和多个边会活动,以加强国内外社会组织和政府、企业等方面的交流,展示最佳案例以及自主贡献承诺。不过大会的进行可能会受到疫情、目标制定、资源调动等影响,希望大会可以如期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