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下午,林肯讲座第四十五期于北京大学二教举办。世界著名规划设计大师彼得•卡尔索普(PeterCalthorpe)以“翡翠城市——中国的理想城市实施指南”为主题进行了80分钟的演讲。讲座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和从业者到场参加。
彼得•卡尔索普首先介绍了他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概念,并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提出可持续城市的设计理念必须围绕人,而不是以汽车为中心。他指出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多样性、节能保育和人文尺度三个准则。
彼得•卡尔索普指出有人提出国外的规划设计思路可以应用于中国情境,但是实际上中国是十分特殊的。到2050年,超过70%的中国人将生活在城市里。在这样的发展速度和人口密度下,中国不能走美国的城市低密度且以汽车出行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应采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宜步行的功能混合且紧凑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即为“翡翠城市”。
彼得•卡尔索普认为城市规划错综复杂,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规划者不仅需要在心中明确城市发展的本质,行动上也要有明确的原则和度量。基于此,彼得•卡尔索普提出了简明的十项原则引导城市在当前新时期的转型发展:
①城市增长边界。创建紧凑型城市形态,促进可持续增长;优先考虑城市更新与内填式开发;保护生态、农业、历史与文化资源。
②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围绕公共交通创建人口密度更高的混合用地中心;设计便利的步行和骑行线路,联通公交车站和住宅、就业和服务。
③混合利用。鼓励实现居住、购物与服务的最优平衡;在短途公交通勤距离内,实现职住平衡;整合各个社区内的保障性住房和老年住房服务。
④小街区。建设人性尺度的街区和街道;通过密路网分流车流。
⑤步行与自行车。保障行人的安全、舒适和便利;鼓励沿街活动,在主要步行线路沿线打造休闲场所;街道设计优先考虑自行车出行的便利和安全;划定无车走廊以容纳专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也可包含公共交通。
⑥公共空间。在步行可达范围内提供丰富的公共空间和公园;提供人本尺度的广场、市民中心以及社区服务设施。
⑦公共交通。利用互联互通的、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技术,提供更通畅的公交服务将公交站点设置于住宅区、工作单位和服务点步行可达范围内。
⑧小汽车控制。通过调节机动车停车和道路使用,增加出行便利性。
⑨绿色建筑。采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减少建成环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⑩可持续基础设施。搭建区域节能与区域可再生能源系统;搭建区域节水与水管理系统;建设区域垃圾管理系统。
最后彼得•卡尔索普强调,大城市就意味着高密度,但是高密度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下降。大城市意味着更便利的生活、更发达的交通,这并非坏事。高速的城市人口增长意味着,低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通过控制城市增长边界无序扩张的同时,更应该推动建设高质量的公共交通,配套完善的行人和自行车便利设施,让这些设施成为设计的核心,而非边缘的装饰品。
演讲结束后,彼得•卡尔索普与现场观众展开交流,在郊区和城区职住平衡、翡翠城市理念在中国的应用、中国城市共享单车等问题上进行了讨论。最后,彼得•卡尔索普还热情地向幸运观众签字赠送《翡翠城市》一书,并合影留念。除现场外,本次讲座还有200余人收听了网上直播。
温馨提示,关注“能源基金会”公众号可索取《翡翠城市》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