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17丨Cindy Fan教授谈“家庭分裂或家庭迁移:中国城市的农村移民”

2018年03月28日
学术活动


“世界文明中的巨型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分论坛系列讲稿之三

Cindy Fan教授谈“家庭分裂或家庭迁移:中国城市的农村移民”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范芝芬(Cindy Fan)教授演讲题为“家庭分裂或家庭迁移:中国城市的农村移民”,探讨中国内部的人口流动和家庭迁移。  

范教授认为,迁移不仅是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更是一个互动的、动态的过程,会涉及到多个地点和多个社区。如果家庭中有成员迁移外出,就会使得原先作为一个完整空间单位的家庭出现分裂。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留守人口会逐渐加入劳动力流动当中,家庭分裂逐渐演变成家庭迁移。  

范教授基于全国流动人口监控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市的农村移民情况,比较了2010年和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的年龄分布、教育水平、家庭规模以及代际情况等。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教育水平呈上升趋势,高中学历的流动人口占比由2010年的11%上升到2014年的15%。流动人口的家庭规模不断扩大,一人和两人的流动家庭数量减少,三人以上的流动家庭数量开始增加。从代际情况来看,一代人的流动家庭所占比例有所降低,从2010年的49.02%下降到2014年的44.94%;两代人的流动家庭占比上升,由2010年的47.87%上升到51.8%。此外,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渐减少。  

范教授还探讨了中国城市的农村移民的流动批次,即家庭成员最终在新居住地团聚所经历的迁移次数。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到达迁移目的地,那么流动批次就是1,如果夫妻双方分两次到达迁移目的地,那么流动批次就是2。数据表明,在2010年至2014年间,各种人数规模家庭的流动批次均呈现下降趋势。以三人家庭为例,2010年其流动批次为1.62,到2014年则下降到1.52。这意味着,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其家庭未来团聚的可能性加大。此外,不同代际的家庭迁移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别,进行纵向对比后发现,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流动人口,迁移时将小孩带出来的比重分别为15%、28%和35%,有孩子的迁移家庭数量不断增加。   
 
范教授提出,中国目前的家庭分裂现象很普遍,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迁移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移民到城市。目前,农村移民人口受到户口的制约,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服务和权利。但是,户口并不约束移民的迁移和就业。与户口对农村移民人口的影响相比,农村移民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更加值得关注。因此,未来的城镇化策略应当聚焦于移民在城市可持续性的生活状态和福祉。   


演讲人:Cindy Fan,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本稿根据现场记录和PPT整理而成,未经演讲者本人核对)   


相关刊物